35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好武夫在线阅读 - 第131章 父皇夸谁好才俊呢?

第131章 父皇夸谁好才俊呢?

    狄咏回去继续苦读了,孙沔帮着狄咏把奏折送到了政事堂,也与政事堂的相公们谈论了一番,为狄咏奏折所写之事背书,狄咏的奏折也就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孙沔还在政事堂把狄咏好一通夸赞,有些事就是这么简单,利益共同体这种事情,并非都是一起赚钱一起升官什么的,比如还有托付子孙。

    之前孙沔与狄家或者狄咏,那还只是一个人情关系,我欠你一点人情,我还你一点人情。

    而今便已经慢慢有利益共同体的意思了。只要狄咏承了这个情分,孙沔自然得不遗余力把狄咏托一下,狄咏有了前程,将来孙沔的儿子孙之文自然也就有了照拂。

    倒也不求孙之文如何身居高位,但至少这份孙家读书做官的传承不能断了,只要不断,子子孙孙,定然还能有出将入相的那一天。

    这才是孙沔主动在相公们面前夸赞狄咏的原因所在。当然,前提是狄咏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潜力股,有这个资格被托付。

    梁适听得孙沔如此夸赞狄咏,倒也是一直含笑不语,狄咏什么人,他可比孙沔更加清楚。

    唯有老相公陈执中说道:“这个狄咏狄子道,是那翰林欧阳学士的弟子吧?倒是有趣,与他父亲政见相左,却还上书来奏,与父对台,哈哈……妙人。”

    这事倒也有趣,这是狄咏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爹的政见,儿子反对,这倒不是不孝,而是真有趣,怎么解释这个有趣呢?

    就得看是什么人的视角了。

    接着陈执中又道:“不过这奏折所言之事,倒是见地颇深,孙枢密夸的也有道理,还真是个才俊。”

    老相公这么说了,梁适立马也开口:“此子大才!文武双全,实乃不可多得之后辈,凤毛麟角的人物。”

    为什么梁适也跟着夸狄咏?因为要给狄咏高难度升官,要给狄咏点探花郎,到时候殿试之时,多陈执中说句好话,那效果必然更大。

    狄咏升官要干嘛?要喷陈执中下台,最后,让陈执中自己打自己,有趣不?

    陈执中还问呢:“这个狄子道年岁几何啊?”

    孙沔答:“十九。”

    “嗯?”陈执中很意外,因为狄咏已经有字了,他还以为狄咏怎么也有个二十好几岁了,是个成年人。又道:“嘿,好家伙,这字倒是取得早,后生可畏!”

    “此子……好似今年进考吧?倒是听欧阳学士提过一句,倒也不知如何……”梁适暗搓搓下套呢。

    “就凭这奏折之文,洋洋洒洒,条理清晰,见地深厚,可见一斑,唯独这笔字稍显平庸,想来是下笔心急,无伤大雅,近来还听得家中姬妾多唱他的词曲,文采斐然,当是不差的。”陈执中点评着,却哪里知道,狄咏这里还能是个小套路。

    “嗯,如此说来,许是一甲之选……”梁适点头答着,好像是他在附和陈执中一般,这就是套路深。

    孙沔闻两位相公之言也是大喜,立马接道:“那定是错不了,但凡狄子道不出差错,一甲无虞。”

    陈执中捋着胡须,还笑呢:“我大宋,人才辈出,文风鼎盛,实乃社稷之福也,今年贡举,若是多出几个如狄子道这般的大才,更是一大幸事啊!届时鹿鸣之宴,当浮一大白。”

    鹿鸣宴,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意,就是考完试,诸多考生的庆功宴,也是感谢老师教导的谢师宴,更是拜请上官们提携的时候。

    三人皆大欢喜,各自欢喜各自的……

    奏折送到了皇帝赵祯的案几之上,赵祯自然得看呐,但凡送来的奏折,那都是“大事”,赵祯是个勤政的皇帝,必须看。自己有想法的,现场批复,还要到中书门下复核一遍,如果中书门下不同意皇帝的意见,还会给皇帝打回来,重新商议定夺。

    若是皇帝批复之时游移不定的,那就会直接召政事堂的相公们来开小会,也会召涉及商议之事的有关部门的人来,商议定夺。

    若是需要朝会上再作扩大会议讨论的,那就大朝会再来议论。

    这皇帝,也难!

    不是真的王霸之气一发,满场跪地磕头直呼陛下圣明。

    其实,这才是历朝历代绝大多数皇帝的常态。昏庸呆傻变态的那些皇帝另说。

    当然,皇帝也还是可以在某一件事情上一意孤行的,怎么商议都不听,朕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那也是可以的。之后什么大臣死谏,言官来喷,也是正常,都是博弈。若是一个皇帝这种事情做多了,其实后果往往并不好。

    因为对于国家管理的这种行政方式而言,其实也是为了更加负责任,理论上来说,并非坏事,而是好事。如果国家大事真的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这样搞那样办,那才是真不负责任。

    许多时候,反而越是那些一代雄主,就越听人言,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代雄主成就事业的时候,反而多出名臣。

    皇帝赵祯在御案前坐着,一篇一篇的看,终于是看到狄咏的这一篇了。

    看着看着,皇帝就笑了……

    开心,很开心!

    狄咏奏折之上的内容自然是让皇帝开心的原因之一。

    更让皇帝开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就是政事堂陈执中所言,与父亲政见相左,还上书来奏。有趣!

    皇帝这里的有趣,那就好解释了。

    士大夫儿子与武夫老爹不是一路人!

    这实在让皇帝开心不已,狄咏还真不是那种武夫家的愚蠢应声虫,不是狄青说什么,狄咏就应什么。

    “子道”这个字,还真没取错,《荀子·子道》这篇里的道理,狄咏真看进心里去了。

    皇帝赵祯,还开心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一下,皇帝赵祯的一块大心病,至少去了一半。

    开心之下,赵祯不禁自语:“好才俊!”

    书房门口传来姑娘的脆声:“父皇这是夸谁呢?”

    赵祯转头一看,笑着,却是斥责:“你啊,当真好生无礼,门外没人守着吗?”

    皇城内唯一的小姑娘赵徽柔连忙吐了吐舌头,矮身一福:“拜见父皇万安!”

    “假惺惺……”赵祯还笑着,其实也是打趣,开口喊道:“来人呐……”

    门外内侍太监进门躬身。

    “这份奏折朕已批了,先行送回政事堂。”皇帝赵祯,朱批御笔六个字:依此回复处置。

    内侍近前来接,皇帝忽然又停住了,想了一想,又拿起笔,再写:此奏一并送往枢相亲手。

    直接让政事堂把狄咏这份奏折直接送到狄青手上去,如此当作朝廷回复。这皇帝也有小心思?让狄青知道是他亲儿子反对他的意见?

    如此内侍才接过奏折,躬身后退,出门转身,直奔政事堂。面对皇帝,可不能转屁股就走,大不敬,得一直后退着走,后退到门外才能转身用屁股对着皇帝。

    一旁的赵徽柔见老爸终于处理完事情了,又开口:“父皇适才夸谁好才俊呢?”佩奇粉嘟嘟的大宋好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