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好武夫在线阅读 - 第740章 死得不冤

第740章 死得不冤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

    甚至许多办事之人,其实经验丰富,比如李宪与种愕等人……

    这给狄咏省了许多力气。

    辽人援军,还早,至少还要七八天。

    这七八天时间,足以让大同城破的消息,既到得燕京,也到得汴京。

    燕京先收到消息。

    大殿之中,皇帝耶律洪基正在暴怒:“两日,两日啊!大同城竟是两日就破,是何道理?是何道理?”

    道理有很多!

    但没人能说得清。

    却是有人在想……是不是……城内汉人……

    但这话,其实不敢说。

    因为这话一旦说出,满朝汉人官员无数,必然被喷得体无完肤,不说几个宰相有汉人,连御史中丞都是汉人。

    “懈怠,懈怠!糜烂不堪,几十年不战,武备废弛,军事糜烂不堪啊!”皇帝自我总结了原因。

    “陛下,还是那宋人无耻,偷袭所致!一时不备,措手不及!”宰相姚景行开口答着。

    “催促乙辛,莫要等西南招讨司的兵马汇合了,让他带着五万南院之兵先行赶去!”皇帝着急了!

    姚景行连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宋人势众,不可冒进,当步步为营,两处兵马合在一处,方才万无一失!”

    很麻烦,西南招讨司,其实是从草原南部南下,而南院的军队,是从东边往西,两边皆是五万,若不合兵,怕被各个击破。

    “还待几日?还待几日?”耶律洪基还真不是昏庸之辈,没有急而昏智。

    “五日,五日之内!”姚景行答着,其实他心中也不笃定。但他继续说:“陛下万万不可心急,此番大同既破,已然失了先机,必是久战之局,不可轻易催促前线军将战事。只要先堵住宋人攻势,便可徐徐图之,一举大败宋人,可得其大利也!”

    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姚相公所言……自是有理,却是我大辽立国至今,何曾有此般……罢了,诸位共谋一番……看看还要如何应对!”

    皇帝心态稳住了。

    宰相萧惟信开口:“敌主力在太原大同一线,则河北一线必然势寡,只待大同一线局势一稳,可谋河北雄州一线之战局。到时候,宋人必是腹背受敌,首尾难顾。”

    人才!

    打仗,战略,就是如此,不能让敌人牵着鼻子走,得有自己的主动权。

    皇帝闻言连连点头:“是极,一旦战事长久,只待上京人马南来,可直扑河北,不与宋人在大同纠缠!”

    但这事情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同局势能稳得住。若是大同局势稳不住,宋军到燕京,六七百里就到。

    而雄州去汴京,一千多里。

    且不说宋人谋划多时,多有准备。就说这个距离上的快慢,辽人就没有优势。

    姚景行便也说道:“陛下,大同易手,临近州府必然也有兵锋,当前局面,更要稳住局势为要!”

    皇帝也知道其中道理,痛心疾首:“我大辽,何曾有过如此局面?啊?何曾有过如此局面!既是久战,那就好好与宋人来一场鏖战,快快去信萧驸马,教他班师回援,此番既起大战,就一定要一次把宋人打得服服帖帖!昔日澶渊之盟,就是没有把宋人彻底打服帖,才有今日之祸事!”wap..OrG

    皇帝耶律洪基,发狠了!

    大辽也不是泥捏的,岂能没有火气,辽人也有辽人的光荣,有辽人的荣耀!

    耶律洪基,也要一个名垂青史!

    “遵旨!”姚景行躬身一礼。

    萧惟信说了一件事:“陛下,应州大儒韩承宗求见,他说他已在阵前见过狄咏,此来,是为了斡旋辽宋战事。”

    皇帝气不打一处来:“斡旋,斡旋个甚鸟?只管教他在京中住着,还没到斡旋的时候!”

    皇帝都说脏话了。

    “那臣就如此回复他去!”萧惟信答着。

    朝会散了……

    耶律洪基回到后宫,走得半道,听得琴音有唱,幽怨丛生,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时候啊?还有人在后宫唱曲?岂有此理!”

    却是太监来答:“大娘娘在唱曲,说是两国战事,生灵涂炭,何其悲也……”

    “哼!”皇帝一声冷哼。

    却是那边,皇后萧观音听得下朝了,停了琴音,连忙站在寝宫门口迎接。

    却见皇帝黑着脸,萧观音还上前请安:“妾身拜见陛下……”

    “嗯!”皇帝鼻子出气,只往里走。

    萧观音跟随在后,继续说道:“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今两国大战,不知死伤多少生灵,先辈鏖战经年,最后也以和谈盟约为止。妾身填得几首词,皆悲天悯人之意,准备差人送与那小狄相公,愿他也有好生之德,如此,也好止戈罢战,两国重归于好!”

    萧观音,那是为皇帝老公与国家,乃至为天下百姓,cao碎了心!

    大概,还有一些其他心思,不愿狄咏与耶律洪基刀兵相见。她想两边劝劝,怜悯苍生,无上功德。

    也不用说,萧观音信佛,虔诚佛教徒!名字都如此!

    却是不想,耶律洪基脚步一止,看向萧观音,脱口而出:“痴呆文妇,不知所谓!”

    说完,耶律洪基转头就走,直出寝宫,往议事书房而去。

    只留得萧观音在风中凌乱,也不知自己做错了哪里,惹得夫君如此谩骂。还喃喃说道:“那小狄相公也是名士大儒,最是知礼,两相一劝,重归于好,岂不是好事……”

    萧观音还真在填词,认真填词,字斟句酌,还找得一帮乐师一起研究。写那悲天悯人之语,写那苍生苦难之景,准备要送给狄咏。

    这叫什么?这叫感化!

    感化狄咏,你不能说萧观音没有担忧家国,没有真心实意。

    你只能说,这皇后,死得绝对一点都不冤枉!

    一旁还有一个六七岁的男童,看起来有些呆呆愣愣,正是耶律洪基与萧观音的独子耶律浚,嫡出长子,刚被册封为太子不久。

    他看着老爸骂老妈,还说:“母后勿要难受,孩儿去劝劝父亲就是,孩儿这就去!”

    这耶律浚,往后死得……那也不冤!佩奇粉嘟嘟的大宋好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