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3

分卷阅读163

    “关内礼乐崩坏,官逼民反,前朝大势已去,我上辈子的祖先兵强马壮,治军有方,取而代之乃顺应时势啊。有何奇怪?”

“三郎,你祖先是何时入关的啊?”二郎突然开口。

史瑶下意识看二郎,见他脸色很奇怪,无法形容,“二郎怎么了?”

“他是明朝人。”三郎解释道,“你死后近二十年吧。”

二郎忙问:“你没骗我?”

“你知道吴三桂吗?”史瑶问。

二郎:“没听说过。怎么了?母亲。”

“他领三郎的先祖入关的。”史瑶道,“吴三桂十分有名,妇孺皆知,你不知,说明你死后很久吴三桂才得势,三郎没骗你。”

二郎听到这话,不知为何突然松了一口气,“嗯”一声,给史瑶夹点菜,“母亲,我们用饭吧。”

“儿子,别想以前的事了。”自二郎出生,史瑶见二郎笑过哭过闹过委屈过,从未见过他神色黯然,摸摸二郎的头,“明朝后期主弱臣强,你祖父带着他的左膀右臂到明朝末期,想改变颓势也得费好一番功夫。别说你只是个木匠。”

二郎望着史瑶,欲言又止,“母亲……”

“阿兄,母亲说得对,你不是祖父,也没有舅公这样的帅才。”三郎放下箸,“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有舅公这样的人,你住在深宫之中也见不到。

“即便你偶然得知舅公的存在,你身边的小人发现你想重用舅公,也会想法设法诋毁舅公。你如果想收拾他们,他们极有可能先一步把你毒死。”

二郎脸色骤变。史瑶看着心疼,“三郎,别吓唬你二哥,明知道他胆子小。”

“孩儿说得难道不是实话?”三郎看一眼二郎,转向史瑶问道。

史瑶倾身捧着二郎的小脸,柔声道,“别怕,都过去了。”

“我听三郎说明朝皇帝也炼丹。”大郎道,“皇帝身边的小人想毒死皇帝,皇帝日防夜防也难防。不说旁人,就说祖父,如果不是三郎发现的及时,后果只有两个,祖父认为神丹没用,不再吃神丹,改吃别的,身体慢慢痊愈。再有就是继续服用神丹……”

史瑶:“大郎说得对。一个小人想糊弄君主很难,一群小人想糊弄一个人,精明如你祖父也会入套。对了,刚才说到哪儿了?”

“地图啊。”大郎道。

史瑶:“用过饭我们就画。”

“孩儿给母亲磨墨。”三郎道。

大郎跟着说:“孩儿给母亲浣笔。”

“我,我……”二郎忙说,“孩儿给母亲递纸。”

史瑶笑了,“谢谢儿子们。”

饭后,史瑶领着三个孩子去她和太子的卧室。

史瑶先画一只肥胖的大公鸡,就是把漠北那块圈进去,然后才问三郎,“西边要画到哪儿?”

“母亲真画出来了?”二郎忙问。

三郎使劲眨了眨眼睛,白纸上面的胖鸡没有消失,望着史瑶不敢置信,“母亲,这张地图几乎和孩儿上辈子的一模一样。”

“你上辈子疆域才这么大?”大郎问道,“你不是明君吗?”

三郎瞪一眼大郎。

史瑶笑道,“大郎有所不知,三郎登基时可以说是天下动荡不安。关外有草原铁骑虎视眈眈,关内还有几个藩王心怀叵测,其中一个便是我们吃饭时说的吴三桂。当时三藩占据半壁江山。”在纸上画一道线,“三藩在得知三郎想削藩时,就一起反了。那时三郎才二十出头。”

“母亲,三藩反的那一年,孩儿刚刚二十岁。”三郎道。

史瑶惊讶:“你那时候这么小?”三郎点头。史瑶眼珠一转,调侃道,“我儿以前真厉害。”

“母亲!”三郎瞪一眼史瑶。

史瑶乐了,“好好好,你以前不是我儿子。言归正传,二十岁的三郎也没有怕,和三藩耗了十来年——”

“母亲,又错了,没那不久。”三郎道,“不过七八年。”

二郎惊呼:“不过七八年?”

史瑶笑了,摸摸二郎的脑袋瓜,“别激动。三郎熬死了三个藩王,收了他们的残余势力,才有了这些。”指着云贵地区,“没过多久又收了流求,在流求设府时你多大?”

“三十岁。”三郎道。

大郎眼中闪过惊讶。

史瑶不意外,继续说:“再后来收了北面这一块,真正意义上统治这片疆域时,三郎还没到四十岁,对吧?”三郎点头。史瑶又说,“其中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吴三桂是自己死的,北面的噶尔丹也是自己死的,不是三郎的人杀的。

“话又说回来,三郎如果不坚持跟他们耗到底,也等不到吴三桂和噶尔丹病死,就被打回辽东老家了。”说完看向大郎和二郎,“能把人熬死,也是实力的一种吧?”

大郎一开始想说三郎比他运气好,可是一想到如果换成他……大郎点头,“孩儿不如三郎。”

“不要妄自菲薄。”史瑶道,“你是将军,三郎是皇帝。让三郎带兵打仗,肯定不如你。就像你祖父,很厉害,让他亲自带兵和匈奴打,可能还不如李广。”

三郎不赞同:“母亲错了,一对一,祖父打不过舅公,两军对垒,祖父不见得会输。母亲忘了刘邦和项羽吗?”

“是我错了。”史瑶仔细想想,“主帅会用人就行了。”

三郎:“是呀。主帅要做的事稳定军心,知人善用。像母亲刚才所说,除了噶尔丹,三藩也好,流求也罢,孩儿都没亲自去过战场,都是孩儿手下的将军打下来的。”

“阿弟是个明君。”二郎说着,转向大郎,“现在服了吧?”

大郎点头,“服了。”停顿一下,又说,“母亲,继续画吧。”

“我来吧。”三郎接过史瑶手中的毛笔,又往西画一块,“母亲,祖父现在已经在大月氏旁边设郡了。”

史瑶定睛一看,不敢置信,“这,这岂不是已经到了洋人的地方?”

“是的。”三郎道,“朝廷现在要做的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同化这些人,让这些人真心归顺朝廷,别再三天两头起兵。。”

二郎看了看三郎又看看大郎,“同化是不是比开疆拓土还要难?”

“是的。”史瑶点头道,“如果能让北方草原上的人安心养马,长江以南和辽东的百姓老老实实种水稻——”

二郎迫不及待问:“会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敌人还不敢来犯?”

“等一下,母亲,辽东也能种水稻?”大郎忙问,“辽东不是苦寒之地?”

三郎笑了:“辽东的大米非常非常美味。”说着,突然一顿,“母亲,宫中大米来自哪儿?”

“我还真不知道。”史瑶道,“待你父亲回来,我问问他。”

二郎:“母亲,父亲回来后,母亲要把地图给父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