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奏疏如山

第四百三十三章 奏疏如山

    不过,礼部还是有小心思的。

    他们在筹办大乾国子监的时候,故意将发展方向朝着培养文官的方向做了倾斜。

    这帮子人真的是受封建文化荼毒太深了,大大增加了楚行极端不喜欢的传统诗书文化内容。

    想想楚行一个现代人,最惆怅的便是李白张嘴的噫吁嚱,他能喜欢诗书就有鬼了。

    这帮子读书人增加传统诗书内容也就算了,还暗中偷偷摸摸的所见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内容,这简直是将楚行的劳动成果直接给抹掉了。

    老子如果只需要传统的读书人,搞国子监干什么?

    要知道,大明培养这帮子不事生产的艺术家们,可是培养了二百多年呢。

    哪怕是心灰意冷之下,投奔大乾的读书人,总体比例并不高,但是整体数量大啊。

    根本用不到自己培养啊!

    楚行需要的人才,可不是那种只会传统的四书五经的读书人。

    而是最起码做到中学为体,新学为用。

    楚行虽然反感传统的诗书,但是并不认为这些东西不好,所以他觉得两边儿都兼着是最好的。

    在他看来,传统文化更像是内功心法,但是没有招式,内功再强,也打不死人。

    而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这些东西,就是心法。

    所以他直接在这份筹建国子监的报告下写下了自己的批注:“增加理科课程,另加大史论、策论相关课程!”

    除了这些外,他觉得礼部的筹办的国子监在其他方向上问题不大!

    新筹建的国子监将会拥有两个大的分院,包含文学院、理学院,这两个学院基本上就是把原来的文学堂、工学堂直接纳入其中。

    同时楚行还特令开设两个单独的院系,也就是医学系和农学系!

    开设农学系,这自然是为了提高大乾王朝的农业水平,这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摸着徐光启等大佬过河,总归是可以为华夏做点贡献。

    毕竟楚行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他肯定是希望华夏人民过上好日子。

    而医学系嘛,其实这一点有楚行的自私心理在里头,这年头的医疗水平太低了,随便感个冒都能死人,楚行可不想自己那一天因为着凉感冒然后就直接死翘翘了。

    发展医疗,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

    当然,也有其伟大的一面,那就是华夏的百姓,寿命太短了。

    之前去乡下走访,楚行看到那些四十多岁的大汉,动不动就老夫老夫的自称,他就觉得闹心。

    华夏儿郎,那么好的基因,只能活个四五十岁太可惜了。

    所以楚行也希望推动医疗的发展,可以提升华夏子民的寿命。

    同时为了扶持国子监的发展,吸引读书人入读,除了从大乾王朝内部选拔年轻人入读外,还会对外公开招生,只要是年轻人,并且基本文化水平过得去,基本上都可以报名。

    并且承诺,国子监的学生毕业后,是可以直接当官的!

    甭管是文学院还是理学院还是说医学系又或者是农学系,毕业后都能当官!

    从古至今,就没有那个职业比当官更能吸引国人了!

    批复了筹建国子监的报告后,下一份还是礼部那边的报告,申请开设大乾王朝的第一届科举!

    这事也不是第一次提了,实际上刚拿下青州府的时候,就已经是有开办科举的想法了,对此楚行非但不反对,而且是大力支持的。

    奈何秋天的时候准备筹办科举的时候,礼部的那些人在民间的读书人群体里偷偷摸摸的做了一个调查,就是问假如大乾王朝开设科举了,你们会去报考吗?

    结果调查结果让楚行很无奈,当时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报告大乾王朝的科举,为了避免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第一次科举轰轰烈烈的开办后,没有几个士子来应考的尴尬局面。

    这科举也是一拖再拖!

    如今趁着前线大军战胜了伪明大军,横扫山东的势头,礼部那边也是旧事重提,准备在来年春天开设一场科举。

    楚行对此自然是支持的,开设科举的目的其实都不是为了招揽人才当官,而是一场政治作秀,为的向山东等地的人宣告,我们大乾王朝不是土匪流贼,而是正儿八经的王朝。

    而这种政治宣誓是极为重要的!

    正是因为重要,所以才是慎重无比!

    没有足够的把握有大量士子来应考,楚行宁愿一直拖着不开科举,也不愿意搞出没有人来应考的笑话来!

    这种事如果传了出去,那么大乾王朝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这可是会极大的打击大乾王朝的威望和楚行的威望的。

    看了一番礼部的报告后,楚行批注:科举一事应慎重行事,如无万分把握宁当缓办!

    反正现在春节都还没过完呢,也不用这么着急,先让礼部那边做一些功课,准备妥当了再正式开办科举,免得让外人笑话。

    礼部的事连续处理了两件后,接下来是税司那边的报告了,这报告说的事咋一看只是个小事。

    因为上头说的是鉴于偷税漏税、武装抗税等事屡禁不绝,税务司目前的力量也无法应对大规模的武装抗税事件,每次都要请求治安大队甚至正规军协助,然治安大队和正规军军务繁忙,很多时候是帮不过来,所以税司请求于筹建直接嫡属于税司的武装力量。

    暂定为直属总队为五千人,配属和正规军同样的装备,专司打击大规模武装抗税事,并且还说一应军备、粮饷花销税司都会自筹,不会动用军费一分银子!

    看到这个,楚行顿时就好奇了起来,然后也是懒得看详细内容了,直接去看到底是谁写的这份奏折,他倒是要看看是那个家伙这么大胆,竟然要学习漂亮国,玩的那么狠。

    先不提他楚行会是什么反应,但是这事如果被军方的将领们知道了,估计军方的将领们能够直接带着亲兵上他家门把他乱刀分尸!

    甭管是在什么时代,什么政权里,军权都是一个极度敏感的话题,首先是统治者的心思,其次是文武官员们的分立。

    先不提楚行这样的君主们的心思,只说文官和武官的对立,这种对立自古以来,不分中外都是极其严重的,而且极少听说过有什么政权里的文武官员能够和谐相处的。

    后世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现代美国,那都是对立的相当严重!

    哪怕是军方内部,兵种之间的对立同样严重!

    如今税司那边有人提出来要筹建什么直属总队,而且还是五千人规模,装备和正规军一样的,这事如果暴露出去,估计军方的诸多将领们都会有相当大的意见!

    如今大乾王朝里,不管是正规还是辅助军事力量,其实都和军方有关,正规军以及守备军不用说了,即便是地方上的治安军,那也是军方和内阁双重领导,尤其是涉及到作战任务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军方亲自指挥的,可没有说内阁有单独指挥的权力了。

    如今的税司里搞出来的直属总队,本来就引起了军方部分人的不满,但是如今的税务大队规模比较小,而且分散,同时也不掺和详细的作战事务,遇上武装抗税事件的时候,都是需要请求当地的驻军帮忙。

    但是现在税司竟然想要自行筹建税务直属总队这种正式武装力量,这种事是军方那边难以容忍的。

    实际上不仅仅是军方,就算是楚行自己也是觉得不太适合。

    虽然在后世里有一个宋子文的税警总团,但那是军阀混战时期,但是也就这么一个单独的例子了。

    再者,税司是属于内阁,说到底是属于文官系统,让税司那边筹建了税务稽查总队的话,那么楚行一直坚持搞出来的文武分立就等于是笑话了。

    这个例子,绝对不能开!

    翻开了这报告,然后直接打了一个大大的×,并写下了批注:“异想天开!”

    想了想后,又是加了一句:“内阁下属各机构今后均不得筹办军队,此为永例!”

    楚行可不打算开口子,甚至也不给后来人开口子!

    文臣掌兵之心不死啊!

    楚行并不如何歧视文官,因为这片土地上,勇敢的文官很多,就拿辛弃疾来说,人家都能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谁说文官不如武夫了?

    可关键是文官又有行政权,又有军权,那自己岂不是成了虚君了?

    男人,连自己的枪把子都握不住,还做什么男人?

    今天你税司搞个总队,扩大下规模,明天御史们是不是也要搞个巡按大队?农司是不是可以搞个建设兵团?

    老子还过不过了?

    大乾王朝内的正式以及辅助军事力量,都必须归属于大都督府!

    哪怕是楚行打算重建的虎贲军也不例外!

    楚行打算重建的虎贲军,虽然说是直属大王的近卫力量,但是也是会放在大都督府下属,为何?

    因为虎贲军其实和陆军、守御部队、治安军等等一样,都是只属于楚行的武装力量,楚行这个大都府可是大都督府的最高统帅。

    虎贲军的特殊性,在于虎贲军是负责大王以及王室的人身安全,充当近卫力量,在军队系统上和正规军、守备军有所差别而已,但从本质上来说,依旧是大乾王朝军事组成的一部分。

    写下批注后,楚行再看看这份奏折上的名字,略微斟酌了半分钟后暗下了桌上的铃铛,然后门外刘必显走了进来。

    楚行道:“让税司的温睿渊下午来一趟!”

    温睿渊,之前给李宗为打下手的大乾老臣之一,现户部左侍郎,整个大乾税收体系的二把手。

    刘必显记下来出去了,楚行则是重新批阅其他的奏章,剩下的事依旧有大有小,而楚行批阅奏章的速度向来极快!

    除了一些特殊事情外,大多都是只简单的批注一个‘阅’字,阅字写多了,也会偶尔换换‘知道了’。

    当然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他也会留多几个字或者几行字的批注,比如莱州府知府齐岐山上折子奏报莱州府大战过后,民生凋零,无家可归者,无口粮者甚多,请朝廷赐下部分钱粮救济灾民。

    对此,楚行的批注是:已阅,着内阁各部从速赈济,以防灾民生变,赈济应当以工代振为要,督察院亦当稽查百官,严防官员私吞赈灾钱粮,如有犯者,罪加三等!

    另,本王不吃海蛎子,不吃海参,吃多了,睡不着觉!!

    螃蟹也不要往京师送了,本王不喜欢吃,吃多了上火!!

    狗东西,给本王多办点人事,本王不会亏待你的!!

    还有吴子霖送回来的奏折,除了说淮安府的情况外,还拍马屁问楚行圣体是否安康,天气已经冷了,大王作为大乾支柱,一定要要多穿衣保重龙体之类的。

    楚行批阅:本王安,时值寒冬,卿当助淮安府民众安然过冬,勿使路有冻死骨,如此朕心方安!

    楚行想想,这南方的臣子真会做人啊!问个安就完事了,一点好处都不给啊!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不对,本王怎么变得那么虚伪,赶紧干活!

    楚行连忙低下身子,在数不尽的奏折中沉沦下去。

    这么一番奏折批阅下来,不知不觉已经是快到傍晚了。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