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八百开始崛起在线阅读 - 第546章 搬家式撤退

第546章 搬家式撤退

    如果说一天前的战场,让士兵们真正知道了自己那些班长班副乃至排长们他们之所以能当基层军官的理由。

    他们有着坚定执行战术的决心,同样也有着和自己一样无所畏惧的勇敢,并还具备足够冷静的头脑。

    他们是战场上最优秀的那批军人之一。

    那这次夜间长达20余公里的极速行军,更是让士兵们意识到,自己连长的选择没有错。

    几乎所有的班排长,都成为各自战斗序列中主动负重最重的那一批人。

    或者,不光是班长班副这些基层军官,独立营中不管是中尉、上尉、少校连长们还是中校营副,乃至他们的上校营长也不例外,负重皆超过普通一兵。

    这种在危机中被培养出来的行为,在未来很久的数年中,最终成为一条不成文的惯例。

    用唐刀的话说,位置越高,承担的责任就越大,负重自然也是责任的一种。

    独立营的低中高各级军官们必须得身先士卒,就和战场上一样。

    因为,这次可不是轻装行军,而是搬家式的重装行军,新成立的独立营目前所有家当都必须被搬走。

    或许不光是家当,这次战斗中独立营三个步兵连产生了40几名伤员,而全军都有轻重伤员待运,独立营自然不能把伤员丢给野战医院了事,只能自己想办法带走。

    各步兵连先自己想办法,实在没办法的,由运送物资任务最重的辎重连帮忙运送。

    别以为辎重连有五十多匹缴获自日军的驮马和十几辆大车运力就宽裕,不过一百五十多号人的辎重连要运送足够千余号人吃大半个月的粮食以及各类弹药还有唐刀想尽办法抠出来的药品。

    这三类物资,对于战场上的军人们来说,都是保命的玩意儿,一样都不能丢。

    另外还有一些从第六重炮旅团那里缴获来的铁镐和硬木、铁板等用于构筑工事用的物资。

    这些物资跑路的时候看起来没什么大用,可若是日军追来,需要重新构筑防线的时候,那用途可就大了。

    光靠在地上挖道战壕,那只能挡挡枪弹,日军比中国军队强在那里?并不是单兵训练时间够长,拼刺术和枪法都在中国军人之上,已经在血rou磨坊的战场上一遍又一遍打磨过的独立营士兵们在这方面压根不虚他们。

    就如同前夜间的那场遭遇战,独立营赢在什么地方?可不是因为有日军没有的冲锋枪、驳壳枪这样的连射型轻火器,那些轻火器固然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厉害,但日军又不是傻子,冲过来干掉你做不到,固守待援还是没问题的。

    决定战场胜负的主要因素还是三个步兵连拥有六门迫击炮,六门迫击炮摧毁了日军百分之七十的火力点,加上十几名步兵班级精准射手和牛二、唐刀这样的神射手助阵,将日军的轻重机枪外加掷弹筒干了个七七八八,步兵们才得以匍匐前进,以手榴弹和冲锋枪、驳壳枪这样的近程型自动连射轻火器解决了日军。

    如果日军的先头部队同样携带了步兵炮,最终胜负不好说,但想在40分钟内解决战斗,那是想也别想的。

    日军能够压得中国军队喘不过气来的最大因素,就是火炮。

    战争之神的名头绝不是白来的。

    交战双方都还没看清对方人影,一排要命的炮弹就已经将中方阵地炸成一片狼藉,弹片和气浪,落在战壕之外,那让人连头都不敢露,若落在战壕之里,弹着点两侧十几米,不管你用什么姿势,基本上都是死定了。

    所以,想在日军覆盖式炮火攻击下生存,单兵级、班排级防炮洞是必须的选择项。

    光靠在战壕侧面挖个洞,把自己藏进去?一颗6.5公斤级山炮炮弹落在其上都能轻而易举的将这种简易防炮洞震塌,炸不死你,也能把你给活埋了。

    钢板和硬木以及非单兵用的铁镐之类的工具和物资,是构筑此类防炮工事之必须。

    运力再如何不够,创造运力也得上。

    为此,不光是步兵们要帮着运送粮食等物资,骑兵排也全员摇身一变成为运输排,不光是战马两侧挂满了弹箱粮袋,就连骑兵们身上背的也是。

    吕三江这个新科骑兵排长身上除了他本人的装备,更是一前一后挂了两个重达30斤的粮袋,其余士兵也是有样学样,没法像吕三江一样拼命,以人力给自己战马减负10斤还是可以办到的。

    那倒不是唐刀这个指挥官黑心,要把好不容易挖来的骑兵排给生生累死。

    而是吕三江这货心疼他的那匹枣红色战马。

    按照下午时庄师散这个数据大师的精准计算,骑兵排每匹战马可负载280斤粮食和弹药,在不奔跑的情况下由骑兵们牵行20余公里是可以坚持的。

    结果吕三江这厮心疼的不行,在行军路上从战马身上硬搬了一袋30斤的粮袋给背上了。

    用他后来的说法,顾西水能背着幺妹儿走十来公里,老子一定也可以。

    事实证明,虽然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战友情和爱情可以对标,但还未山穷水尽时的粮袋可还达不到这个高度。

    吕三江这个唐刀极其看重的优秀骑兵,差一点儿就累死在半途中,如果不是他的枣红战马看着摇摇欲坠的他固执的停足不前的话。

    马儿也是极其通灵的动物,看着已经汗出如浆面色苍白却无比固执的同伴,竟用嘴咬着粮袋逼迫吕三江停下。

    直到这时,骑兵们才发现他们的排长快活活累死,连忙喂水又喂糖。

    也得亏唐刀早有准备,在撤退之前,将缴获自日军已经不多的奶糖做为重要补充发下去,虽然不多,不论军衔,不论级别,每人三颗。

    但就这三颗奶糖,却成为这场在未来很多军史学家看起来极其不可思议的撤退行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少在战后幸存的士兵回忆起这一段甚至比战场还要更艰苦的撤退时,无一例外的都提到了这三颗奶糖。

    “香甜的奶糖一入口,不光是甜甜的滋味让人觉得不那么累了,还瞬间都觉得身上多了几分力气,真特良的神了。”

    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觉,就像未来给需要补充能量的人体注射葡萄糖一样。人体所需要的热量,有百分之七十是由糖分提供的,糖还不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更维持着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当一个人剧烈运动之后,只要及时地补充糖分,对于缓解疲惫和防止虚脱有极大的帮助。

    在未来北方冰原上五圣山之战中,中国一个单兵连一颗冻土豆都没找到的情况下,竟然靠着战友遗留下的五杆枪击退了米国大兵6次进攻,时间跨度长达24小时。

    能支持他战斗如此之长时间的,除了足够的弹药,更重要的是慰问团送给前方战士的几颗水果糖。就是这几颗糖果,给了这名英雄士兵足够的热量补给,才有体力高强度战斗。

    否则,光是饥饿,就已经击垮了这名士兵了。

    三颗奶糖,救了吕三江的命,他前胸和后背上的粮袋重新放回枣红马背上,一人一马就这样互相协助着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硬生生将超过300斤的物资仅用七个小时运回到25公里之外的JX防线之内。

    而这样互相帮扶的故事,自然不会仅仅只在骑兵排,在步兵连、炮兵连、甚至辎重连,处处都在发生着。

    你累了,我背上你的负重,脚步不停,继续向前。

    你倒了,整个步兵班分摊你的负重,我扶着你背着你,就是挪,就是抬,也要带你向前。

    向前,向前,背负着所有军需物资的独立营终于赶在朝阳升起,光华满天的那一刻,回归防线之前。

    而那时,日军的侦察机,已经从其头顶上飞过超过半小时。

    已经先行抵达的主力,在各处工事上已经布置好高射炮和高射机枪。

    若是日军轰炸机编队敢来,那就拼他个狗日的。

    没有人会退缩。

    因为,他们前方两公里,正行进着给他们殿后的英雄独立营。汉唐风月1的从八百开始崛起